泉港一工地夜间施工 顶格处罚5000元
原标题:泉港一工地夜间施工 顶格处罚5000元
离高考还有几天的泉港时间,泉港区城管局的工地禁噪保障高考行动已经如火如荼。面对高考前夕噪音投诉激增的夜间元现状,执法人员提前走访辖区建设工地,施工要求工地严守夜间禁噪的顶格相关规定。近日,处罚位于永嘉二期的泉港建设施工噪声扰民,被顶格处罚5000元。工地
执法人员现场取证
离高考还有几天的夜间元时间,泉港区城管局的施工禁噪保障高考行动已经如火如荼。面对高考前夕噪音投诉激增的顶格现状,执法人员提前走访辖区建设工地,处罚要求工地严守夜间禁噪的泉港相关规定。近日,工地位于永嘉二期的夜间元建设施工噪声扰民,被顶格处罚5000元。
城管执法 顶格处罚
“这家工地晚上一直施工到凌晨,产生的施工噪音让人无法入眠。不光大人睡不好影响第二天工作,家里有面临高考的考生,晚上休息不好,还会直接影响第二天的复习迎考。”家住永嘉二期建设工地附近的市民表示,眼看着还有几天就要高考了,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规范建设工地的夜间施工行为。
近日,泉港区城管局负责夜间巡查的城管执法人员迅速赶到施工现场。虽然已是晚上11时,但是这里的建设工地内部依然是灯火通明,机器的轰鸣声、混凝土的搅拌声,在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刺耳。工地内部的塔吊机还在运输建材,施工人员进行着切割作业,钢管被扔到地面上产生的巨大声响震耳欲聋。
坚持“白+黑” 全天接受投诉
执法人员现场调查后发现,该工地施工属于违规的夜间施工。在执法人员的督促下,建设工地停止了施工作业。根据相关规定,建筑施工工地违规产生噪声的,可以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。执法人员予以顶格处罚,该工地收到了5000元的罚单。
5月16日至6月26日,泉港区各项目建筑工地施工期间造成噪声污染、扰民、“滴洒漏”等行为,相关负责人表示,整治施工噪音扰民是落实“泉州XIN行动”的一项重要任务,集中整治期间,要加强日常执法巡查和错时巡查,摸清在建工地施工情况和渣土运输情况,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点跟踪工作。同时结合上级“扫黑除恶”的工作部署,加强对本辖区内的“渣霸”“沙霸”线索摸排工作。
对于夜间噪音投诉较为重点的区域加强巡查,巡查人员对违反规定顶风施工的建设工地进行严管重罚。在此期间泉港区城管局保证24小时畅通“87997110”举报电话,全天候接处群众投诉举报。泉港区城管局坚持“白+黑”巡查机制和投诉机制,采取定点检查、不定时抽查等方式为高考学子保驾护航。■记者 李心雨 通讯员 潘一真 文/图
责任编辑:赖闽荣
(责任编辑:焦点)
-
海峡网9月26日讯泉州网记者 蔡紫旻 通讯员 庄文静)记者日前获悉,省道307线南安梅山镇区过境线丰溪至林坂项目,仅用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98%的征地任务。据了解,该项目总投资5.9亿元,分为主线和支线 ...[详细]
-
版权声明: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网易汽车10月3日报道9月,元戎启行合作车型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3万台,继今年6月突破“万辆关口”之后,再次刷新量产纪录。公开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搭载元 ...[详细]
-
英超已经进行了7轮,在争冠集团中并没有表现极其出色的球队,前5的球队差距都很小。榜首球队是阿森纳,5胜1平1负,拿到了16分。排名第2的是利物浦,拿到15分,只落后1分。热刺和伯恩茅斯都是14分。排名 ...[详细]
-
NBA的各支球队已经厉兵秣马,整装待发,备战即将到来的新赛季。各位青年才俊也终于穿上了属于他们的第一件NBA战袍。和往常一样,有人到来就有人离去,离开的有籍籍无名的寻常龙套,也有那些已过巅峰,不再得到 ...[详细]
-
北京时间10月10日凌晨,亚洲杯预选赛小组赛结束一场精彩对决,中国香港客场4比3绝杀孟加拉国,拿到关键三分。本场比赛,效力山东泰山的李小恒替补登场上演帽子戏法,在第101分钟绝杀对手,成为中国香港赢球 ...[详细]
-
今年以来市资源规划局深入开展不动产登记优化行动,充分发挥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优势,推行“一窗受理、并行办理”、“外网申请、内网审核”、不动产抵押登记&ldq ...[详细]
-
日前,记者从晋江交警大队获悉,今年1月份以来,晋江市有7名司机被处以终身禁驾。其中,因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被终身禁驾的有4人;因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事故构成犯罪被终身禁驾的有3人。案例 ...[详细]
-
版权声明: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网易汽车10月2日报道2025年10月1日,阿维塔科技公布其9月销量达11028辆,实现同比、环比双增长,并已连续7个月保持销量破万的成绩。在竞争日趋 ...[详细]
-
“如果不是民警第一时间找到我,把我背出山火包围圈,我可能凶多吉少。”前日下午,71岁的老伯吴某来到晋江龙湖派出所,送上锦旗感谢民警不顾个人安危将其安全救出。海峡网3月6日讯泉州 ...[详细]
-
位于福州的北峰山,从2015年开始,陆陆续续迎来了七八个年轻好友,他们大多从北京、杭州等大城市,搬到山上居住,生活,创作。有用传统大漆材料做艺术作品的90后雷禺和群生,做陶艺雕塑的嘉恺把全家都接来了山 ...[详细]